1.4.13

分享

关于有才华这件事,我小时候就知道。有一天,我发现原来有很多同龄小孩的色彩敏锐度很差,而我除了能辨识单色、混合色,运用色彩层次,更懂得欣赏撞色冲击的美感。印象中的童年都在观察树叶,风平静地呼吸着,阳光下的树叶粼粼波光,不同的光源下呈现出多层次的绿色,甚至是金黄色,像挂在天边的绿湖。我对于周遭的人、事、物极为敏感,线条、形状、形态、感觉、触觉,除了能过目不忘地将它们描绘,懂得察言观色,也似乎有一种洞悉事物的本能。小时候多愁善感起来,总有一股强烈的使命感,要我完成自己的“天命”,例如:救济穷困、为正义伸腰、环游世界、造福人类、寻找一种力量;然而人大了,一多愁善感来,总是沉溺于无助。

有一天,我发现我的天赋不见了,觉得自己和普通人一样了,很是着急。我不想像他、他、她、或她一样,不懂得静听风中的树叶、观察老婆婆脸上的皱纹和斑点、欣赏梵谷的笔触、喜爱生活的小细节......妈妈说她曾经文笔很好,下笔如神,但基于现实压迫还是贬回了平凡,我也因此失去了一个作家母亲。我害怕像她一样。这一天,我发现自己再也切磋不出真实的文字,不真实的就不美丽;表达不了心中的五味杂陈,描绘不出想法,只觉得脑袋悬挂着一些七零八落的文字、画面和感受。

像个 touché,只得吞下无奈。我相信许多人都一样,年纪小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“使命”,为何而存在,然而你稍不留神,一有动摇,生活便将它们带走。我觉得自己失去了些什么,说不上来,说罢也是陈腔滥调。生活缝隙间必须有留给自己的空挡,我想我是忽略了全世界去专注自己,不断自我调侃,对话间钻牛角尖,尖酸刻薄 —— 也因此,写下些什么都觉得碍眼,都难堪。

听说这叫瓶颈。对于一个依赖文字表达来滋养自己的人来说,真是无声痛苦。狼说,缺乏灵感的时候可以拿出一张纸和笔,放空脑袋不去思考,让笔尖带领不断地写啊写,潜意识会让想法跳跃在草稿间,串成灵感。我试着,也尽是一堆乱码。我想准是生活频率太平坦,上课、放学、游泳、遛狗......也总是一个人,一个人上课、一个人放学、一个人游泳、一个人遛狗、一个人逛街、一个人看电影、一个人吃蛋糕......没有人交换想法,坏情绪不断涌进也没有出口。

察觉自己快枯萎于沉寂,我看好多电影,需要有爆炸场景、撕心裂肺的背叛、刻骨铭心的爱情、飞扬的城堡、移动的城堡、悬疑的来龙去脉、充满张力的情节....然后从各个主角身上萃取一些价值观。

转载自 http://seeyinlove.com/477

看了这篇文章,我也突然好想说从小我就觉得自己跟一般的孩子不一样。觉得自己特别有才华。善于察言观色,也擅长拼凑文字。觉得大家都很庸俗。可是越长越大的时候,却发现自己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庸俗一族。

No comments :

Post a Comment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