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4.12
《重遇未知的自己》——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
为什么我们越长大,越孤单,越不安,越不快乐?因为我们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,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了!
华语首席身心灵畅销书作家,销量过百万的《遇见未知的自己》作者张德芬,集多年潜心研究身心灵成长经验的精华,告诉现代都市人如何找回迷失的自己,找到不快乐的根源,重获最初的快乐。
在《重遇未知的自己: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》中,张德芬将与我们分享她追求身心灵和谐的人生智慧,帮助我们探索真我的本质,学习如何爱自己,如何为自己的快乐和人生负起全责,如何拥抱生活中的阴影,如何让自己、家人及朋友过得更幸福!
每天上下班的途中,塞车总是免不了的事,与其浪费时间等待,就拿了一本书放在包包里。三个星期塞车的时间,我就看完了这本书。
里面有一篇章:放下你的故事,走出信念的阴影。
在信念方面,我们每个人都有三大阴影: 一、我不够好。 二、我无足轻重,不重要。 三、我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。 由于这三个阴影的影响,我们在生命中会创造出大量的“故事”来迎合我们的信念。唯有作出决定,用故事爱我们自己,而不是用故事打击自己,才能运用自如,发挥当初我们设计故事的真正用意。 我就常常遇到这样的读者,有很多的故事要说,每一个都很冗长,而且悲剧性特强。我不知道如何告诉他们,只有停止“改变”故事,停止“修改、转化”你的故事,愿意放下它们,进入“不抱希望”的状态,不再想知道“我”究竟是谁,“我”的未来究竟会如何,我们才能再度找到希望。
而在这个过程当中,所有灵性的修持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拿来修补,甚至是强化故事的工具。放下故事,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,但是,我们要怎样才能放下我们赖以为生的故事呢?首先,我们要放弃受害者的角色。第一步就是为自己的故事负起全部责任。很多人灵修了半天,其实还是在自己的故事里面打转,收集了一堆好听的话,内心深处的伤痛仍然没有疗愈。这种情形在灵性老师(包括我)身上最为常见。
所以,真正放下,就是指为自己的人生负起全责,也就是说,承认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共同创造者。
同时,我们可以看见,在创造“阴影信念”继而衍生出各种故事的同时,我们其实是有一份礼物要带给这个世界的。有些人因为自己的痛苦遭遇,而从事了帮助人的行业,或变成一个能为他人的生活带来转变的人,有的甚至是写出、画出、创作出美丽的作品与世人共享。其次,我们要做观察者,聆听自己内在的那个喋喋不休地说故事的“声音”。这是让我们脱离自己故事的第二步,也是最基本的功夫。
或者,你可以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重复自己的故事,我们甚至可以访问当年的其他人,看看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你的角度有什么不一样。你会发现,自己多年来信奉为真理的一些看法,在别人眼中竟然如此不值一提。另外,你还可以以一个乐观人士的身份重复写下你多年抱着不放的故事,看看会有什么不同。当然,如果这个故事是你在出生之前就写下来的,那你可以试着去理解一下,自己为什么要帮自己安排这样的故事,有什么课题和“礼物”在其中呢?
我这里还有一个狠招,就是站在镜子前重复地述说自己脑海中总是翻来覆去的故事,说到自己厌烦为止。你也可以给自己的故事写一封信,赞美它,因为它教导了你哪些课题,同时向它表明,你决定走出限制,改变你跟它之间的关系。
最终,我们还是要去面对自己的情绪。因为我一直怀疑,我们的情绪是制造故事的“元凶”。至于如何面对情绪,那你就要学会更好地与自己的情绪共处了。与情绪相处的方式和其他任何人、事、物相处的方式一样,就是去全然地接受它、体验它,不要想从它那里逃开。德芬的话
我们的遭遇是配合我们需要的某种情绪而产生的,这是我们的一种模式、习性。比方说,你常常有不被爱的感受的话,你就写:我看见我在寻求不被爱的痛苦感受,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,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。
这种东西,你愈去排斥它,它愈不走,而且还会变得更强!所以,你看见了以后,就要先接纳它,然后告诉自己,我不需要这种情绪,我要放下对它的需要。
与丽琦共勉之
这本书这本书主要是让我们每个人确定自己的存在价值,陪伴自己,相信自己。这样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被外在的事情或人所影响。很多时候,我们觉得别人这么做不对,这么做错了,然后我们觉得愤怒,痛苦,难过,其实不是别人让我们痛苦,是我们自己。我们以为别人能做到我们心中所要求,当别人做不到的时候,我们就会觉得难过,觉得痛苦。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内心,审视自己。书里还有一个理论,是我很赞成的。有时候,我们会很讨厌某一种人,那是因为在我们身上,也是压抑着这样一个特质。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的特质,所以我们才能在别人的身上看到。如果说我们特别欣赏有才能,积极的人,那我们身上也时有这样的特质。在这个黑白对立的世界里,每个人身上有优点也是有缺点。我们要试着去接受这个不完美的自己,这样我们才能认同自己,承认自己也是有不好的一面。
我最喜欢里面的这一章:里面你是否喜欢做自己的伴侣
你靠什么谋生,我不感兴趣。
我想知道你渴望什么,你是不是敢追求你心中的渴望。
你几岁,我不感兴趣。
我想知道你与那不愿意冒险,看起来像傻瓜一样冒险。
为了爱,为了你的梦想,为了生命的奇遇。
什么星球跟你的月亮平行,我不感兴趣。
我想知道你是不是触摸到了你忧伤的核心,你是不是因为生命的背叛而敞开了心胸,而是变得枯萎,因为怕更多的伤痛。我想知道你是不是能跟痛苦共处,不管是你的还是我的。而不想去隐藏它,消除它,整修它。我想知道你是不是能跟喜悦共处,不管是你的还是我的。你是不是能跟狂野共舞,让激情充满了你的指尖到趾间,而不是警告我们要小心,要实际,要记得作为人的局限。你跟我说的故事是否真实,我不感兴趣。我想要知道你是否能够为了对自己真诚,而让别人失望。你是不是能忍受背叛的指控,而不背叛自己的灵魂。我想要知道你是不是能够忠实而足以信赖。我想要知道你是不是能看到美,虽然这个世界是不是每天都美丽,你是不会能从生命的所在找到你的源头。我也想要知道你能不能跟失败共存,不管是你的还是我的,而且还能站在湖岸,对这满月的银光呐喊:“是啊”!你在哪里学习?学什么?跟谁学?我不感兴趣。我想要知道当一切都消逝时,是什么在支撑着你。 我想要知道你是不是能跟你自己单独相处,你是不是真的喜欢做自己的伴侣,在空虚的时刻里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
(
Atom
)
No comments :
Post a Comment